
匯泉洋酒

作為一家主要以銷售為主要業務的貿易型企業,在匯泉洋酒約350人的員工中,銷售人員占比達到了80%,一年為拓展業務發產生的差旅費、業務招待等各類費用報銷單高達3w余張。3w張報銷單據,對于原先的匯泉洋酒的財務人員而言,并不是什么輕松的事。銷售人員每月線下集中報銷一次,每張單據純人工審核:發票驗真查重,是否符合費用報銷標準,是否超出費用預算,對于總共只有10余人的財務部門來說,只能是勉力支撐。
匯泉洋酒遇到的問題:
?員工線下報銷,提單過程繁瑣,單據流轉周期長;
?領導審批不靈活,耗時久,報銷時效低;
?紙質單據與憑證數量多,信息復雜,財務審計審核工作量巨大;
?無可視化數據報表,管理者難以及時發現問題,調整管理策略。
而如今,匯泉洋酒業務不斷壯大,需要處理的報銷單量從3w余張增加至5w張,但“未添人”的財務部門也能滿足當下的業務需要,快速有效地處理業務上的費用問題。
這一切的變化都始于匯泉洋酒開始推進費用報銷數字化。
02 “數字化勞動力”讓企業加量不加人
?報銷單處理量從3w增至5w,財務人員0增加
?業務端報銷頻次從1月1次提升至1周1次,差旅報銷時間成本耗用節省30%
在匯泉洋酒選型時,萬總坦言到一開始考慮過國外的報銷系統,但通過深入對比后,發現國外的報銷系統成本比較高,而系統中設置的一些準則與規則也與和本土企業的使用習慣不同,本土的報銷產品更適合國內的企業,成本更低,靈活性更高。
智能報銷:智能識票減輕員工填單負擔;智能審核能力讓業務端與財務端減少溝通成本;憑證集成、多維費控等能力減輕財務低價值的重復工作的負擔,并幫助企業提升財務管控效率;
在這樣一個“數字化勞動力”的助攻下,人員提效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。業務單據雖增加50~60%,但財務在無添人的情況下,也能快速處理響應。業務端不用手工填寫報銷單,智能識票能力和智能審核能力能夠快速幫助判斷,發票的問題,也能根據預設的財務制度和預算情況智能判斷該單據的問題,不用來回溝通拖慢審核進度,財務審核工作減輕,而銷售人員報銷頻次也從1個月提升至每周報銷一次,大大減輕了員工的墊資壓力。
生態平臺對接:實現多系統穩定對接,從出差申請到機酒預訂,員工全程無需切換系統,擁有絲滑的出差體驗。
對于有大量出差需求的匯泉洋酒的業務端來說差旅報銷輕松了許多,業務人員不用切換于多個APP進行機票、餐飲等的預訂,在報銷系統中即可完成,大大縮短差旅報銷所占用的時間,將時間投入拓展業務中去。
03 費控數字化可以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入門首選
談到匯泉洋酒企業目前的數字化建設情況,萬總表示公司財務端和供應鏈端數字化程度已經達到70%-80%,接下來的精力也將重點放在提升業財融合的精細化程度上,提升數據分析能力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撐。
在回顧匯泉洋酒的數字化建設之路,萬總有以下幾點實踐建議:
1. 數字化建設不是線下流程的照搬。企業在做戰略規劃的時候,首先要先考慮清楚當下的業務適不適合做數字化轉型。數字化轉型不只是把線下的東西直接搬到線上去,引進新技術的同時,也要梳理好業務流程,將不規范的流程規范化;另外,系統上線之后,一定要糾正習慣,切換的新模式中去,否則管理隱患依舊不會暴露,也會導致數字化的失敗。
2. 推動項目,高層決策者這個角色很重要。因為在項目推進過程中,容易暴露出一些管理方面的問題,一些破舊立新的阻力,因此一定要有在企業中話語權比較重的這樣一個角色的支持和協調。
3. 費用報銷數字化可以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入門首選,尤其是快消、金融等行業。如果傳統企業轉型,費用報銷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口,接觸面比較廣,流程比較規范,更容易梳理;此外,很多數字化項目需要1~1.5年的沉淀,它的作用才會顯現出來。而報銷數字化周期較短,收效快、管理的不合規性會明顯下降,能夠在各個方面建立信心。
4. 無論是CFO或是CIO,懂業務是關鍵。財務數字化項目由誰來主導不是最主要的問題,要深入業務,懂業務,帶著為業務提效降本的心態去服務而不是管控。
如果您對匯泉洋酒該解決方案感興趣,歡迎點擊下方獲取專屬解決方案。